非洲有個故事,爺爺和孫子說:人的內心都有一場土狼和老鷹的較量。土狼和老鷹都是強壯的武士,他們都渴望打敗對方。土狼帶來憤怒、憎恨、怨恨、悲傷和絕望,老鷹帶來快樂、激情、信仰、樂觀、成長。孫子問:Z后誰會勝利?爺爺笑說:Z終勝利的結果,源于我們自己去喂食哪一個……
有一位咨詢師朋友和我聊起來:她以前曾經輔導過的客戶,在微信里說,他的工作目標總是在變化,這讓他深感不安,而且更讓他惱火的是,他現在已經無法安撫他下面的員工了。因為他把自己的不安傳遞給了他的員工,員工們也是整日處在不安中,并且感覺自己所在的部門正在組織里慢慢被邊緣化。所以他和他的員工,整個部門的人能量都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。
這個客戶負責的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,老板對這個部門雖然有期望,但沒提過什么要求,對他也沒提過具體的指標,所以這個部門的定位是什么?要實現哪些目標?以及未來要往哪個方向發展?老板沒說,他也完全不知道。然后就這樣過了大半年,始終沒走出這個狀態。
咨詢師朋友在給他做輔導時發現,大家看到的機會在他眼里全是各種不確定,各種恐慌。他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象縮在角落里,很孤單、很無力的感覺。
這并非一個個別的案例,只是更多的人表現的沒有如此極端。
誠然,管理者是人,但當他們坐在部門leader位置上的時候,需要時刻了解自己的責任。至少在下屬面前要表現得清晰、果斷,哪怕Z后證明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,也比在當下不做出選擇,任由團隊處于困惑、不安、彷徨中,顯得更加重要。
大多數人面臨挑戰,而挑戰又源于要突破組織內部規則、體系、機制的時候,短時間內如果無法突破,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與壓力,很容易讓人產生相對消極、質疑的行為。他們不再抱著必勝的決心做事,更愿意把問題與責任推給組織結構、組織文化、流程體系。他們更愿意相信:不能成功只是再一次驗證了他原來對于組織的預言。所以,每次當他們淺嘗即止之后,就會悻悻地說“這就是公司的特色……”,卻很少思考還可以做什么可以達成目標。
這個時候,當你詢問他們的理想與目標時,會發現其實他們并不堅定。當外部環境強大過內心承受力的時候,他們往往缺乏一顆不達目的視不罷休的心。
我曾經訪談過很多的優秀管理者,他們會有這樣幾個特點:
首先會有強烈的夢想,然后他們會把夢想聚焦成為短期目標。他們會去思考自己想做成什么樣,團隊會是什么樣的,事業會是什么樣的,一幅成功之后的景象時刻呈現在他的腦海中。當需要的時候,他會毫不猶豫地向團隊、合作伙伴、老板展示這個藍圖。他所要做的,就是運用手中的資源,逐步去實現目標并享受這個過程。
其次,他們大多數是很有毅力的人。他們不是不害怕失敗、不害怕變化,而是已經預見到了Z差的結果,也就和現在什么都不做差不多。所以當底線明確了以后,他們會快速行動,因為只有行動才能帶來變化,只有變化才有成功的機會。他們勇于挑戰,經常性顛覆性地思考問題。他們憎恨平庸,不管做什么,都想做到Z好。他們時時刻刻地告訴團隊“要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驕傲!”他們不會因為手中的壞牌抱怨,反倒會聰明地再次組合資源,力爭把每個優勢發揮到極致。
樂觀的看待正在發生的一切,是他們的第三個特征。他們會把困境看做涅磐前的蟄伏,把順境視做努力過程中的加油站。他們了解成功比失敗更能增長智慧,如果失敗他們也許會失望,但不去嘗試,他們會顯得更糟。他們把尋常的事情做的不同尋常的好的時候,已經成為了卓越。
第四,從未來出發規劃自己的團隊。和沒有取得成功的管理者一樣,在優秀管理者面前也有一支各種能力亟待提升的團隊。他們的想法與一般管理者不同,他們不只會想:“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,一定會取得成功”。優秀管理者會從規劃出發,去思考應該建立一支什么樣的團隊。
當團隊現在還沒有達成目標時,優秀管理者會告訴自己未來六個月后,將有一支迄今為止Z為優秀的團隊。這支團隊將具有這樣或那樣的品質、將會完成這樣或那樣的目標。然后他們會認真思考,當下的團隊與預期團隊在思維方式、行為、技能、經驗方面有哪些不足,如果想取得未來的預期,將做出哪些改變。
沒有哪個管理者天生就是優秀的。不過每個人的成功都是可期的,只需要有著清晰的目標、肯定的堅持再加上一點自律,樂觀地看待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,不斷告訴自己離目標又近了一步,然后就會發現無論事情是成功還是失敗,都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燃油加注。
管理者要記?。壕烤刮故惩晾沁€是老鷹,真的取決于你。(本文完)